E小说 > 言情小说 > 我在古代考科举金榜题名了 > 第226章 上任第一日

  还没有走进茶楼,赵巧月就察觉有人盯着她。

  抬眸看向四周,她没有发现什么异样。

  赵巧月淡然走进了茶楼。

  这次她没有选择待在大堂,要了一间雅间。



  坐在雅间的窗户边上,赵巧月往外看去。

  街上人来人往,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

  她依旧没有发现异样。

  向四周看去,赵巧月将周围的楼阁都打量一遍。

  随着视线转移,目光最后停留在街对面左前方的酒楼二楼一处窗户。

  没有看见什么人,赵巧月发现那里往外开的窗户将将关上。

  只一眼,她收回目光,垂眸看向酒楼的大门口。

  酒楼在戏园子对面,生意不错,有看戏出来或是等着看戏的人聚在此处用过饭后再奔向自己的目的地。

  看了一会,赵巧月没有发现她认为特别的人。

  那么,从那间雅间离开的人要么过于普通低调,随着客流离开她没有发现。



  要么,他没有选择大门口离开,而是从酒楼后门走了,又或是没有离开,人还在酒楼里。

  想着各种可能,赵巧月凭借着能让她避开危险的直觉,将猜想的可能归结在了后两种。

  也就是说这家酒楼有人能帮助他走后门或是留在酒楼里。

  赵巧月凝视着酒楼瞬间就有了决定,从而她收回目光,悠哉悠哉地喝茶,静等着春菊归来。

  春菊是在小半时辰后回来的,两人汇合后就离开了城里,往城郊的某一庄子而去。

  没错,赵巧月又买了庄子里。

  从来到这里,除了刚开始没钱,是租赁物资外,她几乎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有个庄子。

  以前是觉得城外的庄子便宜,居住的环境又将很适宜。

  后来是习惯了。

  现在她就又让事先来顺天府的春易买了一庄子。



  故而他们又住在庄子上,将庄子纳入她的大本营。

  这次一住,就是几日,她都没再离开庄子,

  不过外边的消息,她都能从春易和春晞传来的消息了解得到。

  五月初一这日清早,赵巧月换上一身官服,坐上春易赶着的马车,又带了五个护卫随从,迈入了顺天府,也踏入了她的新仕途。

  新的挑战与机遇也在这一天慢慢地降临。

  赵巧月做好了准备去迎接它们的到来。

  权力的交接,也是她上任的日子。

  若是提前到来,前任总督大人还可能拿乔,不见她。

  今儿倒是不能了,毕竟他要离开了,回京都当闲人了,以后很有可能需要仰仗赵巧月呢。

  所以前任总督老大人在听到手下禀报赵巧月来了之后他当即就让人将赵巧月请进了衙门花厅。



  对于这位在其位不谋其政,只想安稳回京都的老大人,赵巧月还是颇有礼貌地朝他拱手作揖,行礼问安。

  这样的态度令老大人很满意。

  老大人指着桌上的东西,向赵巧月道:

  “这些都是总督的职权管辖所需的凭证和印鉴,你看看还缺什么吗?”

  赵巧月秉持着权利交替,不留什么麻烦,她将所有东西都检查一遍。

  老大人刚对赵巧月改善的态度,又变得不悦起来,脸色也没有刚才的和颜悦色,扳着个脸,像是谁欠了他的东西。

  赵巧月将东西检查后对老大人道:

  “大人,这里的东西都齐全,没有任何问题。

  咱们之间这项算是交接完毕。

  以后就算是出了问题,也是我一力承担,绝不会再拖累大人。”



  老大人细想着,确实如赵巧月这般说的,现在将一切都弄得明明白白,以后出事确实不能赖上他。

  脸色逐渐变得好了些,老大人道:

  “嗯,你这个想法不错的,那你还有什么事吗?”

  老大人急着离开,赵巧月道:

  “有,那就是总督衙门的粮库,银库以及其他政务等。

  不管这些都归哪些人管,是谁的职责,我都要了解得明明白白的。

  大人您也不想离开后还有人追查您,对吧?”

  老大人想说他都离开,什么都不归他的事了。

  转念又想到赵巧月在西南地区的衢州省干的事。

  人家的都要致仕,过悠闲养老生活了,这女人还能将人下大牢定罪。



  老大人没觉得自己在任三年做了什么亏心事,顶多是不干事,也不怕查,就是不想查。

  但话都到这个份上了,老大人道:

  “好,你想查就查,本官等着就是了。”

  赵巧月当即就吩咐春易带着她的护卫去查她刚才提到的粮库和银库。

  这一查需要的时间就挺久的,赵巧月一点都不觉得久,慢慢等着,同时还同老大人了解一下北方的情况。

  老大人虽然不干事,但知道的事情还真不少。

  不过要他详细说,老大人是不会说的。

  赵巧月就像是榨甘蔗般一点点从老大人这里打探出她想要知道的消息。

  比如总督衙门的当差人员如何,谁和谁走得近。

  又比如总督衙门同知府衙门的关系如何,两衙门会不会发生冲突,



  毕竟它们离得这么近,有时候还会有职责也会划分不清的问题。

  还比如老大人您觉得知府大人常去的戏园子如何,等等。

  这些都是她从老大人口中试探询问得到答案的。

  聊着聊着,老大人发现赵巧月的精明,也明白自己透露了不少的消息,便不再说话,默默地端着茶盏喝茶,静静候着去办事的人回来。

  赵巧月知道问不出什么便不再提问,而是同老大人说起顺天府的风土人情。

  老大人对此了解的也挺多的,毕竟他不做什么实事,有时间都去吃喝玩乐了。

  赵巧月认真听着,还表现出十分感兴趣的样子,使得老大人说得很兴奋。

  许久,他才反应过来,自己好像暴露了什么,赶紧止住了话题。

  两人在花厅坐了大约两个时辰,赵巧月时不时拿些话题同老大人闲聊,套话成分居多。

  老大人每每反应过来便多了一分警惕与防备。



  从而使得他们的话题聊不下去,赵巧月转而又换了话题。

  在老大人坐如针毡,想要赶紧离开,从而结束同赵巧月的对话时,春菊等护卫随从带着几个身着官服的官员来了。

  几名官员一一报了姓名官职,同赵巧月行李问安。

  赵巧月一一将这些人给记下,然后询问春菊查验如何。

  春易禀报道:

  “属下带人先去了官兵营那里,

  然后待着一群官兵将粮库和银库都清点了一番。

  我等并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这两份纸上都记录着清点出来的粮草数目和银子数目,还请大人过目。”

  赵巧月从春易手中接过纸张,细心阅览一遍,没发现问题,她微微点头,将纸张递给老大人道:



  “既然如此,在场负责去清点过银子和粮草的人都给本官签字画押,

  本官要留着作为凭证。

  这也好让老大人安心回京都述职。

  各位没有什么异议吧?”

  看守粮库和银库的官员倒是有点意见,但是初来乍到的人头一天没有接收到他们的下马威,

  反而她转过头来收服了官兵,给他们来一个下马威,

  他们还能有什么意见。

  于是大家都非常恭敬表示他们都没有意见,非常愿意配合赵巧月行事。

  随后赵巧月让春易准备笔墨纸砚,又让春易将写有内的纸张一一送到大家面前,让他们过目后签字画押。

  签字画押后赵巧月又让老大人签字画押,她才签上自己的大名,盖上她的私人印鉴,小心收好。



  一系列操作下来后,赵巧月方才提请大家吃饭的事情。

  老大人被赵巧月询问了一通,不怎么吃得下去,婉拒了赵巧月的邀请,匆匆离开衙门。

  大家见老大人飞快离开,他们都各自找借口离开了花厅。

  大家散去,花厅里仅剩下赵巧月和春易两人。

  春易道:

  “大人您对那位老大人说什么,让他这么迫不及待离开,就连饭都不肯跟你吃了。”

  赵巧月失笑道:

  “我们能说什么,不就是谈谈顺天府的风土人情嘛,

  只不过是老人家人老,容易想太多。”

  春易闻言,不怎么相信赵巧月这么一句话,



  不过他没有再打听,只将自己去办事观察到的衙门情况同赵巧月说了一遍。

  赵巧月道:

  “嗯,辛苦你了,下午你去地牢里看看不久前春菊送进来的两个人。”

  刚才同老大人聊天,她也打听了那两北金人的情况。

  知道他们活得好好的,以免夜长梦多,她还是希望尽可能从他们两人嘴里审问出他们所知道的消息。

  春易领命,又问:

  “大人现在已经是中午,您要去哪里用膳?”

  现在后边的总督府还没有收拾出来,安排好该有的下人。

  而衙门没有设置厨房,所以能吃饭的只有外边或是他给买回来。

  赵巧月呢,本来是想着初来乍到邀请一些官员一起吃饭,拉近一下关系,也好让他们以后共事的时候顺利些。



  哪想到这些人会随着老大人离开后就离开了。

  现在想一起吃饭是不成了,赵巧月没觉得可惜,一个人吃还能省点钱呢。

  于是她吩咐春易去外边买饭回来吃后她就带着护卫去了老大人以前办公的书房收拾一下,下午她就可以办公了……

(https://www.eexsw.com/100436/83013805/)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