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言情小说 > 刑警日志 > 第203章 七个人

第203章  七个人

        秦辉、吴启明、王瑞庆等QZ市刑侦支队的人,一个晚上没睡。

        残垣断壁的明河大桥废墟边缘,李东林在此督战一个晚上。

        有省厅的领导督战,所有资源第一时间送到现场。

        应急照明车,将整个现场照射的如同白昼。

        三十多名消防应急战士,轮流作业,用小型手持爆破锤,一点一点敲击桥墩水泥,经过将近二十个小时,在第二天蒙蒙亮的时候,终于将全部骸骨清理出来。

        但是,所有人没有一点完成工作的兴奋,反而每个人的心都沉入谷底。

        第一个桥墩里,发掘出了四具骸骨。

        第二个桥墩里,发掘出了三具骸骨。

        一座一百多米的大桥,十三个桥墩,竟然发掘出了七具骸骨!

        初春天气依然寒冷,凉飕飕的吹进所有人心里。

        “封锁现场,骸骨送回支队。”

        QZ市刑侦支队,法医实验室。

        陆川等人昨晚睡了一会,现在精神状态还不错。

        但是,面对七具骸骨,脸色也很不好看。

        先不说这些人是谁,到底怎么死的,就说七个人!

        当年竟然一点消息都没有!

        怎么可能?

        骸骨完整的被发掘出来,最重要是确认骸骨身份。

        首先是死者死因确定。

        “一号骸骨,左肋第四根肋骨有利器划伤,死因初步判断利器刺穿心脏……”

        “一号骸骨脑腔内没有发现水泥残渣,系死亡后浇灌到水泥桥墩内。”

        “二号骸骨,右腿骨粉碎性骨折,左臂错位骨折,左肋第三根、第四根肋骨断裂,右肋第七根肋骨有骨裂痕迹。”

        “舌骨断裂,窒息性死亡……”

        “三号骸骨颅骨骨折,颈部断裂,左肋第六根肋骨骨裂,左腿胫骨错位骨折。”

        “四号骸骨右臂敲击性骨裂伤痕……”

        能跟着张援朝出来的学生,说是学生,实际上的法医水平是要比很多基层单位的法医要高的。

        比较复杂的骸骨鉴定分析理论上有知识,只不过实际经验要缺乏不少。

        但是在做普通的骸骨伤情鉴定方面,这些人没有任何问题。

        每一具骸骨都有伤情,从这些伤情上大部分可以直接判断出死因。

        比如舌骨断裂,一般情况下,舌骨在尸体白骨化后,会形成单独的个体。

        没有遭受外力破坏的情况下,大概率不会断裂。

        所以,一般来说,只要骸骨中发现舌骨断裂,基本上就能判定为窒息性死亡。

        其他尸体,基本上也都有明显的骨骼伤痕。

        七具尸体,从骸骨伤情上可以明确的判断,他们生前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虐待伤害。

        这,基本上就排除了意外死亡,隐藏尸体的可能。

        除此之外,七人中,有三人是在还活着的时候,就被浇灌进了桥墩里。

        其他四人则是失去生命体征后,才被浇灌进桥墩的。

        法医、现勘,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判断被害人身份。

        死因基本上已经确认,骸骨的DNA提取,由张援朝的学生去做,陆川负责的是七人的具体死亡时间确定。

        尸体骸骨化,在不同外界环境下,骸骨化的时间有很大差别。

        在高温、高湿的自然环境中,没有外部因素比如野兽撕咬的情况下,最快半个月就会白骨化。

        比如在热带雨林中,人体死亡后,一天之后,在尸僵还没有彻底消失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腐败。

        三天之后,就会形成完全形态的巨人观现象。

        一周之后,肌肉就会腐败消融,只有皮肤还覆盖在尸体表面。

        十天到十五天,尸体内部寄生的蝇虫就会把尸体消化的一干二净,只剩下灰黑的骨骼。

        在风化的过程中,灰黑的骨骼会渐渐变成雪白色。

        一般来说,人骨的颜色越白,死亡的时间越长。

        但是只靠颜色是无法准确知道白骨化时间的。

        陆川还要做一些实验。

        建造桥墩的混凝土和一般的混凝土是不一样的。

        混凝土有很多种标号,根据工程性质不同应用的场合也不同。

        水泥标号,是水泥的强度指标,衡量水泥搅拌凝结硬化后的坚实程度。

        影响水泥强度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水泥中的矿物质成分、颗粒粗细,硬化时的温度、湿度等等。

        明河大桥桥墩的水泥,用的是低温硅酸盐水泥,相比一般的硅酸盐水泥,耐水性更好。

        尸体是在水泥罐装的过程中封印进去的。

        经过十五年的时间,里边的尸体完成了白骨化,但是具体的死亡时间,还不好确定,尤其是封印的时候就已经死亡的四具尸体。

        实验很简单,陆川用棉布包裹一条鸡腿,选用和当年一致的水泥,进行封装。

        然后通过加入一些化学物质,模拟十五年的变化。

        这就完全靠经验了,加入什么物质,加多少,才能模拟出十五年的时间变化,都是有说法的。

        现勘这边在忙的时候,QZ市刑侦支队的一线刑警也没闲着。

        当年建设明河大桥的中标单位是QZ市第一桥梁建设集团公司,工程建设单位是其下属的公路桥梁建设分公司。

        明河大桥是当年QZ市的重点工程,相关的工程资料都是很齐全的。

        十五年,时间虽然不短,但也不至于物是人非。

        当年负责工程的人,一个个被逮捕起来。

        还有当年负责浇灌混凝土的工人,也在进行寻找,而且是重点寻找。

        混凝土浇灌完成后,还需要振捣,尤其是桥梁桥墩的振捣,要求极高,不能有任何建设瑕疵。

        在进行完养护后,都需要进行专业质量验收的。

        所以,桥墩里浇灌了尸体,当年是怎么通过验收的?

        负责振捣的工人,是不是凶手之一?

        之所以说之一,是因为死者有七人,而在桥墩浇灌的时候,是不能中断的。

        也就是说,发现尸体的两个桥墩内的四具尸体、三具尸体,最起码也是分别同时浇灌的。

        那就不可能一个人能完成的。

        因为工程在继续,需要多工种协同配合。

        抓捕工作和审讯工作同时进行。

(https://www.eexsw.com/103784/141985643/)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