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言情小说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218章 怛罗斯之战

第218章  怛罗斯之战

        “朕的神将……”

        李世民怔住了,几欲吐血。

        能八百胜两万,能单骑入阵,能威慑河北千里。

        有霍去病之才,无霍去病之疾。

        国之柱石,盛唐利刃,被这玄宗亲手折断。

        年仅四十五啊……李世民朝着光幕伸出手徒劳的抓了两下,最终颓然落下。

        取而代之的就是如惊涛骇浪一般的怒火:

        “如此子孙,堪称国贼!”

        “既昏且庸,居位误国!”

        “弃置名相不用,谗冤名将暴死。”

        “此荒悖之辈为帝,朕恨不能折箠驱之!”

        这时候臣子们是插不进去话的,毕竟即使这玄宗的相距百年,但好歹还是唐之天子,而且也算陛下的半个家事儿。

        他们抱怨一下还行,但如陛下这般直球辱骂,还是不太敢接话茬的。

        盛怒的李世民看着光幕上的文字,攥拳狠狠捶了一下桌子出气。

        但没想到砸到的并非坚硬的桌面,而是手掌。

        孙思邈倒抽一口凉气,赶忙抽回手掌自己揉捏:

        “陛下何故拿臣撒气?”

        李世民怒气一滞,嘴里还没消散的苦味提醒着他还受了对方药丸恩惠呢。

        有了这个打岔,李世民一时间也骂不下去了。

        于是长孙无忌劝解,魏征同骂李林甫,如此乱糟糟的才将大唐皇帝重新按回座位上。

        不过很快李世民也想起来别的问题:

        “这杨玉环本为寿王妃,但这寿王并未死?”

        皇子死,然后娶皇子妃,如此行事虽然悖礼,但李世民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但如今方知,这寿王还活着呢,就公然抢儿媳,如此行径……

        “实乃禽兽!”

        都有点没力气骂了,李世民抿了一口茶水,随即盯着这“一日杀三子”发呆。

        一天之内处死三个皇子,其中还包含了一个太子?

        李世民感觉脑袋首次体会到了另一种头痛。

        并非是因为头风病,而是因为这没眼看的皇室家事。

        祸乱出玄宗,而玄宗身边的这些个情景,以及李家三郎的称呼……

        笼在袖中的手略微掐指算了算:

        皇子治、李隆基,李亨,以及他李世民本人。

        皆非嫡长子,如此,李世民嗅到了一股淡淡的熟悉味道。

        “或许……还与那兵制所变有关。”

        杜如晦轻声细语道。

        房玄龄瞧了眼还在发呆的陛下,略一回忆,便记起来此前所说:

        “均田制崩溃,募兵制兴起……军府之兵败坏?”

        杜如晦沉沉点了点头,将这个问题额外记下一笔,打算回头找药师将军咨询一番。

        【如果说最终安禄山发动的叛乱是大唐盛世的崩塌。

        那么王忠嗣被谗诬的747年,就是大唐盛世真正的转折点。

        王忠嗣被谗诬入朝之后,节度使之位空缺,因李林甫的建议,两位胡将分别承了王忠嗣职权。

        哥舒翰升任陇右节度使,安禄山堂兄安思顺,升任河西节度使。

        而就在同年,大唐另一颗将星冉冉升起。

        747年,如今克什米尔地区的小勃律国叛唐投吐蕃,吐蕃进而控制西北二十余国叛唐。

        玄宗遥令高仙芝领万人,出兵平叛,这当然不容易,但高仙芝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

        从我们如今的地图来看,高仙芝从敦煌出发,过阿克苏,进巴楚,经喀什,越过帕米尔高原,最终到达今天的塔吉克斯坦境内扎营。

        一行人花费三个月,跋涉近万里。

        随后的高仙芝大胆用兵,兵分三路,并以假途灭虢之计殄灭小勃律国,完成了深入万里建奇功的壮举,葱岭以西七十二国望风归附。】

        “又一颗将星……”李世民面色复杂。

        看着如此猛将建奇功,他内心为自己一手缔造的大唐骄傲。

        但,如此猛将,是帝国的回光返照吗?

        能挽狂澜于既倒吗?

        李世民都不知道。

        李靖看着光幕上标注的路线,击节赞叹:

        “敢涉万里深入不毛扬威异域,灭国称功,可谓盛唐之猛将!”

        李靖深切明白其中含金量,毕竟能跑这么远还能胜,而且能用兵如臂指使。

        从中已经可窥见唐军对于番邦之蔑视,对军功之渴望。

        “巨唐风范,可见一斑!”

        <div  class="contentadv">        侯君集只觉得嘴里发苦:你们要不要都这么猛?

        【高仙芝本身是高句丽人,因深入万里灭国之功,并且也蹭到了李林甫的政策红利,成功升任安西节度使。

        而此时的中亚地区已经风起云涌。

        中亚地区此前的霸主是突厥汗国,在被太宗和高宗接力灭掉之后,出现了真空期。

        唐朝并不能短时间内接管中亚,于是中亚的西边,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帝国顺势崛起,大肆侵占。

        749年,阿拉伯帝国的倭马亚王朝被推翻,阿拔斯王朝建立。

        阿拉伯帝国的内乱波及到了中亚地区,昭武九姓也借机响应,一时间中亚乱成了晋西北。

        面对此景,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判断,这是一个重新恢复唐帝国对于中亚威慑的机会,所以果断出兵。

        而他的目标,就是地处中亚交通枢纽,且不服唐朝反复横跳的石国。

        十一月出兵,三月班师,高仙芝灭朅师国,灭石国,灭突骑施国,尽俘其王,顺便还灭了吐蕃一个部落,擒其酋长。

        这一干人等被高仙芝皆尽送于长安,其中石国国王一干人等皆被玄宗下令,斩于阙下。】

        光幕上,地图再次拉高,贞观君臣顾不得去理会不靠谱的玄宗,仔仔细细盯着这副地图。

        虽然旁边李世民也抄录了一副,但远没有后世这用了未知技术的地图方便。

        他们能从后世的地图直观看到突厥汗国的兴衰,以及那个名为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房玄龄摸着胡子有点好奇:

        “这什么倭马王朝与阿拔斯王朝俱称阿拉伯帝国。”

        “那我等大唐大汉应是俱称华夏帝国?”

        杜如晦对此笑着摇头:“玄龄此时怎么就忘了?俱称中国。”

        略过国别称呼,地图上的这个阿拔斯帝国扩张速度让贞观君臣看的心惊。

        “吾唐灭这突厥,好处却让彼辈独享?”李世民不能接受。

        对唐来说,灭突厥只不过是为了掌控西域而顺手为之,但谁能想到这不禁打的汗国,辐射疆域竟如此之大?

        侯君集赶忙站出来:

        “大家何忧?我唐独强,则彼辈不足为道。”

        李世民缓缓点头,指望远交近攻什么的太麻烦了,还不如强军破之,尽扫不臣。

        而且若是与吐蕃媾和,不能尽控西域何来盛唐?

        只是……看着这阿拉伯帝国的扩张速度,李世民感觉双方迟早都要碰一碰。

        【石国被破之后,高仙芝与石国的贵族们约定不擅杀人,因此石国的贵族们都痛快投降。

        毕竟当时举世闻名的长安有无尽荣华富贵,石国贵族们去长安路上都已经在幻想成为天朝子民后的奢靡生活了。

        只是没想到等来的却是玄宗的命令“尽斩”。

        消息传回西域,诸胡皆怒,而且还有侥幸逃脱的石国王子在其中奔走,渲染唐军之残暴意图复国。

        高仙芝的震慑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迫使中亚诸国与阿拔斯王朝联合到了一起,图谋安西四镇。

        高仙芝对此浑不在意,得到消息之后决定先发制人,御敌于国门之外。

        当时也在安西的岑参在送高仙芝出征时,作诗赞曰:

        都护新出师,五月发军装。甲兵二百万,错落黄金光。

        751年七月,高仙芝率兵两万到达怛罗斯,很快在这里发现了中亚诸国联军,双方人数持平。

        大唐武士自然不带怕的,弩手、弓手、陌刀队、骑兵按梯次布置,打的中亚诸国联军岌岌可危。

        关键时刻,阿拉伯帝国达乌德和齐雅德率精锐支援赶到,双方兵力对比已经来到了两万对十万。

        虽然兵力有数倍差距,且阿拉伯帝国援军中有重步兵与重骑兵这种精锐部队,且兼具了学自拜占庭帝国的复合弓箭雨和密集长矛阵。

        但高仙芝依然认为——优势在唐!

        双方在怛罗斯城下发生了激烈对战,唐军之英勇让中亚人胆寒,穷途之下,更是从怛罗斯城中又征调三万人加入战斗阻击唐军。

        面对两万对十三万这种兵力差距,高仙芝下令“后退对峙”,以寻觅战机。

        双方对峙五天之后的深夜,唐军中的突厥人葛逻禄部众忽然反叛,从东北方向对着袍泽举起了屠刀,唐军阵脚大乱,阿拉伯人趁机以重骑兵强冲高仙芝中军大营,唐军全线溃败。

        本欲收拾残部于次日决战的高仙芝在李嗣业苦劝之下最终决定撤军,阿拉伯人已经完成了合围,最终只带了千余众唐军撤出。

        怛罗斯之战本应该成为两大帝国争夺中亚归属的热身战,但不过短短三年后,安史之乱爆发,一切都成了泡影。】

        而光幕中,贞观君臣们也看到了厮杀中的怛罗斯战场。

        身着红色明光铠的唐军死战不退,精锐的弩手与弓手沉默着交错射击,形成一道道箭雨压制敌方。

        面对骑兵冲锋骚扰,着轻甲,手持长柄巨刀的唐军怒声嘶吼,一刀劈下,人马俱碎。

        而另一方面,那身着黑衣的阿拉伯帝国也让他们大开眼界。

        身着全铠的重步兵,人马皆俱甲的重骑兵,以及手持一种似乎是新型弓的弓手部队等等。

        虽然最终结果不尽人意,但贞观君臣的热情被完全调动了起来。

        李靖更是起身大声道:

        “好男儿,当此战!”

(https://www.eexsw.com/106431/140421537/)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