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言情小说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127章 真伪出师表

第127章  真伪出师表

        “亮给孙权打了个帝号回来?”

        孔明想不明白,主公舅哥的称帝竟与自己还有几分关系?

        “不愧是军师!”

        张飞对孔明比了个大拇指,这也是从光幕学来的赞赏手势。

        孔明哭笑不得,只想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丞相的北伐当中,若论离奇,当属第二次。

        228年春丞相第一次兵出祁山,随后街亭之失导致局势崩盘,只得退回汉中。

        同年十二月,丞相再次兵出陈仓,然后和郝昭有来有往的玩儿了一个月攻城便退回去了。

        就是这次兵出陈仓,堪称是最吊诡的一次北伐。

        首先时间上就不对,十二月是标准的隆冬,在古代属于极端不适合出兵的天气。

        冬季的迷路、冻伤以及补给都是大问题。

        天冷为了御寒吃的还多,以及木炭冬衣等都是额外的开支。

        即便打下陈仓,这个地方也很难再有什么作为。

        陈仓往西是去陇右的陇道,那边有郭淮和他的上邽城在等着呢。

        陈仓往东呢?三百里关中平原,曹魏的骑兵能轻而易举的冲死丞相的步兵。

        曹真此前在平定陇右之后就判断:

        祁山兵败,不会再来。

        火烧栈道,斜道不通。

        若攻关中,必走陈仓。

        谁守陈仓?唯有郝昭。

        曹真的判断很准,但是他自己估计都想不到丞相会在寒冬腊月攻陈仓。

        其次便是攻城的态度不对。

        这种谁都想不到的时间出现在陈仓,按理来说应该主打出其不意的速攻。

        但丞相不,彬彬有礼的派了郝昭的老乡靳详去劝降。

        并且足足劝降了两次,让本来吓了一跳的郝昭做好了充足的防备。

        然后两方开始摆开架势:

        你推云梯我放火箭,你开冲车我堆石磨。

        你造井阑我修瓮城,伱挖地道我也挖地道。

        双方可谓是花样繁多,玩儿的不亦乐乎。

        但如此大的声势让曹叡慌了,他慌忙召上次立了大功的张郃,给大军给酒肉给犒劳,让张郃去支援。

        而张郃也同样气定神闲,勇敢下了判断:

        掐指一算诸葛村夫粮草不够了,多半我还没到呢人家就退了。

        而果然,张郃还在半路时候丞相就退兵了。

        甚至撤退时候还犹有余力,反手斩了张郃的先锋将军王双。】

        “确实奇怪。”

        关羽捻着胡须思考。

        作为北人,关羽对严冬并不陌生。

        这种天气下别说是攻城了,能让士卒们不闹腾就已经算得上一员良将了。

        “除非……此次出兵,意有所指。”关羽自语。

        假如是从一开始就不打算从战场上有所斩获,那便说得通了。

        “响应江东?”

        这是关羽能猜出来的唯一可能性,并加以分析:

        “既是召张郃支援,那张郃此前应不在关中,但离洛阳迫近……应是在襄樊驻防?”

        “关将军明辨。”孔明只能称赞了:

        “应该便是如此,造声势以缓江东危局。”

        张飞懒得评价自己这个便宜大舅哥,只是瞥了身后的马谡一眼道:

        “好好学一学应该怎么守城!”

        光幕寥寥数语,但张飞脑中自是能构建出来一个激烈的攻城战场。

        马谡不敢吱声,只能点头称是。

        “好精巧的云梯!”黄月英赞叹。

        作为一个醉心于工巧人,她自是了解云梯的。

        但那些云梯都不如光幕中的结构精巧。

        能折叠,能藏兵,前置防盾,顶置抓钩。

        和现在军中那种就地所造的长梯完全不同。

        “夫君所造之物,真乃精巧超绝!”

        黄月英赞叹。

        孔明则是有点不确定:这玩意儿真是我造的?

        不是孔明不自信,而是光幕中的井阑云梯冲车三物,和现在都称得上大相径庭。

        每一个看起来既好用,又精巧复杂。

        汉中那些道路运粮尚且艰难,如何能运送这些庞然大物过去?

        但……孔明也就犹豫了一下,随即也开始抄摹。

        管他如何,反正先学了再说。

        至于那守城方将箭支头部包油布点燃射出的手段,孔明并不觉得稀奇。

        去年研究出来八牛弩之后,孔明便为其配备了一种火弩箭,弩箭中空注入桐油,射出时末端塞煤粉阴燃,弩箭破碎则桐油尽燃。

        黄老将军还颇为喜爱呢。

        【要看丞相为什么打一出奇怪的出陈仓。

        那便要牵涉到三国至今的悬案之一:《后出师表》是否是伪作?

        前出师表有多成功根本不需多言,一个‘需全文背诵’懂的都懂。

        而后出师表说好听是忠贞壮烈,说难听就是负能量满满。

        前后相隔仅仅一年,如果不看北伐还以为丞相输的跟夷陵之败似的,全军覆没了。

        但实际上咱们前面也说了,丞相斩了马谡回去后,蜀中都认为这是大胜。

        过来祝贺的把门槛都踏破了,逼得丞相甚至写了《谢贺者》。

        这种情况下,刘禅觉得相父尽力了,蜀中觉得丞相真厉害。

        将士们觉得是被菜逼马谡坑了导致功亏一篑。】

        马谡低着头甚至恨不得把耳朵堵上。

        但被张飞给捏着下巴强行抬起来道:

        “我大哥都说了,幼常你要知败而勇,明弱图强。”

        【事实上如果丞相真的这么容易颓丧,也不会有星落五丈原了。

        而且这个后表,不见于蜀中的史书,反而是被江东文集所收录也确实奇怪。

        但如果这个后表本来就是写给江东看的呢?

        224年,汉吴恢复盟友关系前夕,江东辅义中郎将张温受孙权所托出使成都。

        当时他对刘禅二曾说过“委心协规,有如河水”,可见江东是将两家协同出兵作为筹码来谈判的。

        所以丞相的计划中,228年初应该是这样的:

        西面丞相率军出祁山,荆襄附近孟达起事造叛乱,东面江东过长江作威慑。

        三路齐发,曹魏如何兼顾?】

        “但还是出了差错。”

        关羽惋惜:

        “此计若成,张郃应该便被拖在荆襄而不得动,曹真即使出兵支援关中也凑不出多少兵马。”

        “如此军师攻上邽的时间就更为宽泛,或许……”

        或许什么关羽没有明说,但大家伙都懂。

        于是厅内俱叹了一口气。

        孔明亦是如此,忽地想起来庞统此前所说的

        “汝不过就是觉得兴复汉室为重,盟友不能失罢了!”

        莫非真的对江东忍让太多?

        至于那后表到底是真是假孔明倒是一点也不在意。

        他便是诸葛亮,此表真伪不过在他一念之间罢了。

        孔明叹气是因为无法理解,如此之好局,完完全全的合则两利。

        确实如云长此前所说,江东甚至都不需要真打,只需要在长江以北屯重兵,作攻击之势就已经足够了。

        为什么这上面还能出差错的?

        【众所周知大魏吴王三大爱好:

        背刺,认主,称帝。

        孙权向来是不甘心当配角的,比如逍遥津撤退,非得自己断后装一下,结果引来了张辽。

        面对丞相的北伐也是一样,他孙权,已经46岁了。

        当年夷陵后它不敢称帝是因为刘备那个疯子还活着。

        但是现在呢?诸葛亮是个识大体的,曹叡是个刚登基的,此时不称帝啥时称?

        但此时想称帝还差一个拿得出手的战功,而恰巧诸葛亮送来了北伐的消息。

        于是大魏吴王决心做个大的,他要唱主角!

        孙权密信周鲂让他找一些山越人,去曹魏诈降,引过来给做票大的!

        周鲂一寻思,山越不靠谱,不如我自己上吧!

        一边呢周鲂给曹休连写了数封信来吹捧曹休怒骂孙权。

        另一边的周鲂和孙权联手演了个苦肉计,割了自己头发跪在孙权使者的门口请罪。

        如此曹休深信不疑,马不停蹄就带着大军来领功劳。

        三国当然是不缺聪明人的,满宠蒋济都看出来有问题,但曹休不听。

        而其中当然也不仅仅是因为曹休蠢,而是曹魏统帅和孙权想法同样:

        “我凭什么不能唱主角?”】

        “光幕地理图志,殊为好用!”

        不管看几次关羽都要赞叹一句。

        因为最近一直在练水师,因此看着光幕标注的曹休进军路线,关羽也一眼发现问题:

        “如此行军,北面大湖,侧面长江,又无水师!”

        “若是江东水师倾巢而出,曹休必死!”

        关羽怎么看都觉得太过冒险。

        张飞幽幽道:

        “俺的疑兵计,曹贼上了一次当就不上了。”

        “可这江东的苦肉计,怎么此次都管用呢?”

        孔明虽然没见过主角这个词儿,

        但联系到主次之分,联系到光幕的前后文还是懂的:

        “光幕不说曹休而说曹魏统帅……莫非原定的也是两路齐出?”

        这个就想对更好猜一些了,黄忠断定到:

        “应是襄樊守军!”

        “若是襄樊合肥两军齐出,曹休军即使中伏,应也不会有太多死伤。”

        道理很简单,若是襄樊不出兵,那江东用来防守襄樊方面的守军,自然就能调到曹休处,给他包个大的。

        刘备将自己的视角代入曹叡,也觉得分外心累,忍不住道:

        “难怪此前光幕上文字所说,如果孔明不北伐,也许曹魏便自乱。”

        “襄樊与合肥,俱防江东,本应攻守一体,竟互相算计至此?”

        “同殿为臣,竟仿若吴汉之盟。”

        张飞再次一巴掌拍到黄忠腿上大笑:

        “大哥你管他们呢!管他谁胜谁败,对咱们来说都是好事儿!”

        不是拖,一二三北伐和石亭本质确实是一体的。

(https://www.eexsw.com/106431/141629068/)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