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都市小说 > 缆镇语录 > 家 教(附录:漫谈中药保健(346))

  家  教
老于教书多年了,渐成一种习惯,什么事都要教育成一个模样。
这几天,觉得七岁的儿子也应该好好教教了,否则明年上学还有什么体统。
不觉已是午饭,妻摆好了菜,上饭,儿子提筷。
撥放下,提法不对。斳老于大吼一声。
妻,饭勺掉地。
儿子,筷子发配到地下。
撥今天发什么疯?斳妻说。
撥这是家教,你不懂。儿子,看爸爸的,这是正确的方法。斳
儿子双眼呆视,拾起脏筷依样画葫芦。接着学夹菜、盛饭……
吃饭要学,走路要学,睡觉也要学……什么都要学。
东西,得有个摆处;人,得有个规矩。老于的哲学。
终于,有一天。
妻大怒:撥你整天教呀,学呀!没个完的!哪个猴年马月能完?斳
撥没完?儿子没有结婚我们教。结婚由他老婆教。家教这东西,永远没完,没完!斳老于也大怒。
妻呆。
儿也呆。
温补阳气、散寒止痛,和肉是“绝配”一、冬季温补别只吃肉
这菜同样少不了
茴香菜不是大家平时用来当调料的小茴香,而是一种绿叶菜。北方的朋友对它应该都很熟悉,平常吃的茴香猪肉饺子里用到的就是它;南方的朋友可能相对陌生一些,但现在菜场、超市里也不难买到。
茴香菜虽然样貌“平平无奇”,却自带一股特殊的芳香气味,还是蔬菜中少有的温性蔬菜,药食同源,好吃又养生。
1、温补肾阳
《医林纂要》中提到:“茴香,大补命门,而升达于膻中之上,命门火固,则脾胃能化水谷而气血生,诸寒皆散矣。”命门指的是命门穴,它位于后腰,是补肾壮阳的要穴。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常吃茴香菜有助于温补肾阳,消散寒气。
2、暖胃止痛
茴香菜性质偏温,所以有一定的温胃暖胃功效,可帮助调理肚子凉痛、疝气疼痛等问题。因受寒发生腹泻的人,也可以适当吃点它来帮助缓解不适。
3、促进消化
茴香菜中含有的茴香油是其特殊气味的来源。这种物质能刺激食欲,促进消化液分泌,对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能起到一定改善效果。
而且茴香菜还富含膳食纤维,每百克含量为1.6克,其在促进肠胃蠕动、开胃消食方面也能起到帮助作用。
4、杀菌抗炎
茴香菜还具有一定的杀菌抗炎作用。这主要归功于它所含有的一种叫茴香醚的物质,这种物质对于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等都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二、拌馅、小炒都是一绝
3种健康吃法别错过
那茴香菜适合怎么吃呢?对于北方人来说,自然是做馅包饺子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推荐一款福禄饺子,不仅味道好、营养佳,造型也好看,逢年过节时端上桌,绝对能让你的亲友赞不绝口。
1、花样福禄饺子
做法:
①  玫瑰花、干菊花、茴香菜和面粉混合,加水揉成面团,醒发15分钟;
②  羊肉馅中加入花椒水、盐、胡椒粉、葱姜末、茴香菜、海带碎调制成馅;
③  面团擀成面皮,包入馅料,捏成合适形状,入锅大火蒸熟即可食用。
羊肉和茴香都是冬季温补的佳品,两者搭档,驱寒气、温肾阳的效果更佳,味道也是绝配。再加上寒性的海带,既能滋阴润燥,又能避免羊肉、茴香温补太过引起上火,同时还可以鲜上加鲜,让饺子变得更美味。
除了拌馅做饺子,茴香菜还可以蒸着吃、炒着吃,味道都很不错。
2、茴香豆腐
做法:
①  在豆浆中加入鸡蛋搅拌均匀,豆浆和鸡蛋的比例为6:1;
②  在豆浆蛋液里再加入切好的茴香菜碎末,调入适量盐、糖,在容器上铺上一层保鲜膜,入蒸锅蒸16分钟即可。
豆浆中富含大豆异黄酮、大豆低聚糖等成分,鸡蛋更是被称为“全营养食品”,含有叶黄素、卵磷脂、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这两者和茴香菜搭配,一方面可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使营养更为均衡;另一方面口感上也更加丰富多层次。
3、鲜茴香豆炒通脊
做法:
①  猪里脊肉切成条状,加入料酒、胡椒粉、淀粉腌制;
②  起油锅,下入葱段、姜片,炒香后下入里脊肉,待肉变色后放入焯过水的蚕豆,再加盐、糖调味;
③  最后下入切成段的茴香菜,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这道菜有菜、有肉、有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其中含有大量的B族维生素、蛋白质、左旋多巴等成分,常吃有助于滋养神经,增强免疫力。
三、茴香菜和小茴香有何关系?
有些朋友可能会问:小茴香和茴香菜名字差不多,那它俩是什么关系呢?
小茴香其实是茴香菜的果实,它同样可药食两用,具有散寒止痛、疏肝行气等功效。除了可入菜之外,小茴香还可以外用。
驱寒热敷包
做法:取大青盐100克、吴茱萸20克、生姜20克、小茴香20克、丁香20克、当归20克,一起放入药包中,在蒸锅里蒸20分钟,外敷穴位20分钟即可。
该热敷包可起到温经通脉、祛寒止痛的功效。脖子痛、易落枕的人可以热敷在大椎穴上;胃寒、易腹泻的人可热敷在神阙穴;经常腰酸疼、感觉腰冷的朋友可热敷在命门穴;腿凉、易抽筋者则可热敷在三阴交穴上。
附录:漫谈中药保健(346)
寒露如何养生1
减辛增酸  润肺防燥
秋季要注意润肺防燥,肺喜滋润,干燥的气候容易导致“肺火”。“燥则润之”,深秋时节建议多吃养阴润肺防燥的食物,如百合、银耳、莲子、南瓜等。
秋季养生宜“收”不宜“散”。
食酸有助于收敛肺气,可以适当吃些酸味的果蔬,如橘子、柠檬、石榴、番茄、乌梅、葡萄等应季果蔬,甜中味酸,既能护肺,又可增强肝脏功能。
中医有五味入五脏之说,辛味入肺,酸味入肝。在秋天要少吃辛辣刺激、煎炸熏烤类的食物,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和酒等,宜少吃或不吃,通过减辛,一能防止肺气太盛,二能防止辛燥伤肺,耗伤阴液。
寒露天凉,晨起凉甚,早餐应吃温软食物,可以喝点热粥,粳米、糯米均是极好的选择,有健脾胃、补中气的功效。
冰糖蒸山药可以说是老少皆宜的健康药膳,既健脾胃又润肺。
此外,中老年人应多吃些红枣、莲子、鸭、鱼、肉等有助增强体质。
“金秋之时,燥气当令”,除了饮食滋润防燥,居住环境的防燥也很重要,不妨在室内放个加湿器,使居室内保持一定的湿度,能有效预防秋燥伤人,引起的咽干、鼻干、干咳、皮肤干等不适。
2
防病防燥多喝水  朝盐晚蜜更健康
每到气候变冷,患脑血栓的病人就会增加,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的圈友尤其要注意清晨和晚间适量补水。
清晨饮水可冲淡胃肠道,水分入血液后,随活动以汗液和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睡前半小时适量饮水能稀释血液预防血栓。
多喝水不是一股脑儿地猛灌白开水,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喝点蜂蜜水,既能减少白天的水分流失,又能适时补充人体水分和抗衰老,可以说是秋季养生的饮“水”良方。
同时喝蜂蜜水还可以防止秋燥便秘。蜂蜜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肝病、肺病等均有一定疗效,能帮助人们提高抵抗力和抗疲劳能力。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还可以起到润肺、养肺,兼调脾胃的作用。
注意:高血压患者夜间不要因为起夜怕凉而憋尿,否则会使血压升高,可能引起脑出血或心肌梗死等危险事件,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猝死。
3
养生每天坚持这2个动作
1、揉足三里,健脾胃
中医把胃经称为“长寿经”,其途经膝关节。饭后20分钟左右,用手反复摩擦膝关节,可以使胃经通畅。
喜欢穴位按摩的圈友应该听过“肚腹三里求”这句口诀,按揉或敲打小腿外侧足三里穴,3分钟~5分钟,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既能生发胃气、燥化脾湿,有助强身延年益寿;又能提升肠胃功能,促进脂肪代谢,辅助减肥。
2、弹指:改善怕冷
很多朋友冬天怕冷,容易手脚冰凉,如果在寒露之后开始练练“弹指功”,可以让这些状况得到改善。
“弹指功”非常简单,每天中午用双手拇指扣住中指用力弹出去,反复一百遍。当然,不必局限于一百次这个数目,有空就弹弹。中指的指尖是心包经的起点,而心包经是心脏的保护墙,常弹中指能促进气血循环,提高人体的御寒能力。
养生按摩,不会一蹴而就,贵在坚持,日积月累,细水长流,方见成效。
4
颈腰脚三保暖  适时添衣
寒露之后尤其要注意头颈、腰背、脚部保暖。
暖颈:头颈部是寒气入侵的主要部位,会导致感冒、咳嗽、头痛等不适。戴上帽子,系条围巾可以有效保暖颈部。可经常模仿“乌龟伸脖”的动作,前后伸缩脖子,再左右转动,可有效缓解疲乏,改善颈椎功能。
暖腰:老年人阳气渐衰,腰肌劳损等症状受寒冷刺激容易加重。老年人早晚出门时不妨穿个马甲。另外,广播体操里的腹背运动和蹲起运动都能很好地温暖腰背,时常用搓热的双手捂在腰眼上也有很好的振奋阳气的作用。
暖脚:足部保暖除了穿厚袜子、棉拖鞋以外,还可以利用晚上看电视的时间,站立踮起脚尖再放下,重复做至额头微微冒汗。做完运动,再用热水泡脚,脚上有许多反射区对应着人体的不同部位,泡脚时揉揉脚,可以舒筋活血,温暖保养全身。
注意:水温不宜过高,38℃~42℃之间较合适,泡脚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喜欢穴位按摩和经络保健的圈友,还可以在晚上泡脚时,重点按摩太冲、太白、太溪三个穴位,具有调节肝、脾、肾三阴经经气的作用,符合“秋冬养阴”的顺时养生特点。
天气寒冷,老人、儿童和体质较弱的圈友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但换季穿衣服别换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提高人体的抗寒能力更好过冬。注意保暖,不穿单衣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
5
早睡早起  适量运动
秋天是“阴气长,阳气收”的季节,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需注意调节生活节奏,防止过度疲劳和熬夜。
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长期坚持可增强心肺功能,散步、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选择,但开始时强度不宜太大,应逐渐增加运动量,如果过度运动,会增加人体的疲惫感,反而不利于身体恢复。
寒露养生吃什么
1
吃好三样
1、吃芝麻
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民间自古就有“寒露吃芝麻”的习俗。
芝麻分为白芝麻、黑芝麻。食用以白芝麻为好,药用以黑芝麻为佳。芝麻味甘性平,入肝、肾、肺、脾经,可以补肝肾,润肺气,增津液,润肠燥。既可以强身健体,还能滋阴润肺通便。除此之外,黑芝麻还具有乌须黑发、润肤护肤美颜的功效。
咳嗽的人还可以喝点芝麻糊,滋润呼吸道,消除痰液,顺畅呼吸道。
2、吃柿子
民谚说“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  。
柿子在秋天成熟,它的维生素和糖分比一般的水果都高,古人赞它“色胜金衣,甘逾玉液”。
可以养肺护胃,清热祛燥,化痰止咳,生津止渴,健脾涩肠止血。柿子上的“柿蒂”还有降逆止呕的作用。
3、吃冬枣
俗话说,一日吃三枣,一生不显老。
寒露时节,冬枣上市,冬枣含有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等19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C的含量尤其丰富,有活维生素丸之称。
秋季易感冒,多吃冬枣可以调节免疫,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
秋燥皮肤易干,多吃冬枣还能抗氧化,提高皮肤弹性,让人年轻有活力。
同时还能维持血管弹性,保护心脑血管,促进人体肝脏解毒。
2
喝好三样
1、山药莲子百合粥
秋天天气转凉,寒气从肚脐入,人一不注意,就会腹痛腹泻,甚至会肠胃感冒。
所以,秋天不但要养肺,还要养护脾胃。中医讲究五色入五脏,色白能入肺,培土可生金,健脾也有助养肺。因此,这个药膳里所有的成分都是白色的,既健脾又养肺,符合秋季养肺,顺时养生的特点。
山药:能被脾胃虚弱的人食用并吸收利用,山药具有健脾胃,益肾气,滋养肺津,强身健体的作用。
莲子:具有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之功,与山药配伍,可使疗效倍增。
百合:可以止咳化痰,滋阴润肺。
做法:山药去皮切块,莲子、百合洗净,粳米淘洗,一起煮烂即可食用。
2、莲藕木耳汤
寒露时节温差大,最易感冒,木耳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和维生素,可以补血养气,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莲藕长于水中,得水中精气,具有补中养神、益脾养胃、清热生津润肺,防止燥邪入体。
莲藕木耳汤能补虚养身、润燥、增强人体抵抗力。
食材:适量莲藕、排骨、黑木耳、适量、生姜、料酒
做法:
排骨洗净后,凉水入锅,加一点料酒,水开后煮一分钟,倒掉水再洗净;
把排骨放入高压锅,加水没过排骨,加一点料酒和几片生姜,上汽后,压7分钟~8分钟;
莲藕切滚刀块,黑木耳提前泡发洗净;
把排骨移至砂锅或其它锅,加入莲藕、黑木耳、5、6颗大枣,加适量料酒,小火煮20几分钟即可。
3、川贝雪梨汤
梨是秋季的应季水果,梨肉色白,入肺经,性寒可以养肺生津、清热化痰、润燥通便,可以称之为最适合秋天食用的水果。
川贝是中药,可以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做法:把雪梨内核掏空,加入冰糖、川贝,隔水蒸半小时即可。
对于秋季出现的喉咙肿痛、音哑、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便秘均有良效。
寒露养生秘诀
1、减辛增酸  润肺防燥
多吃养阴润肺防燥的食物:百合、银耳、莲子、南瓜等
可以适当吃些酸味的果蔬:橘子、柠檬、石榴、番茄、乌梅、葡萄等应季果蔬
2、防病防燥多喝水  朝盐晚蜜更健康
3、养生每天坚持这2个动作:揉足三里,健脾胃;弹指改善怕冷
4、寒露之后尤其要注意头颈、腰背、脚部保暖,早睡早起,适量运动
5、吃好三样:芝麻、柿子、冬枣;喝好三样:山药莲子百合粥、莲藕木耳汤、川贝雪梨汤

(https://www.eexsw.com/80660/61693756/)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