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都市小说 > 缆镇语录 > 菜地的木牌(附录:漫谈中药保健(71))

  菜地的木牌
>
>  我住处外面有一片菜地,四季常绿,令人砰然心动。
>  心动并不要紧。
>  而有人却要手动。
>  手动来自菜地对面的外来人口之家。那里聚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打工者。
>  许多人不仅日间心动而且夜间还要手动。令菜地的主人防不胜防。主人是离此半里路的农民,不可能时时守住菜地。
>  主人多次找外来人口的管理者--村委会文任,主任也不好作主,因为查无实际,而且也人手不够。
>  主人骂了几次,也就罢了。
>  日间心动的,照样还有夜间手动的。
>  外来人口之家的打工者戏称这里是自家的菜园。
>  主人的儿子小李子从农大毕业,想在家中搞蔬菜良种繁育。
>  主人说,贼的,良种保不住。种良人不良,烦!
>  小李子不认帐,说让我试一试。
>  大学生果然出手不凡。
>  不久。
>  菜地多了一块木牌。牌子写道:亲爱的朋友,欢迎光临我的菜地。如果你要分享我的劳动果实,请15天后再来。菜地已施洒农药,药效期为2001年1月1日8时??15月8时.如果不听劝阻,现在摘菜时,后果自负。中毒症状为眼黄、腹泻、腿软等症,速到人民医院治疗。欢迎下次光临。2001年1月1日8时立。
>  这一招真的有效。
>  一时间,菜地平静了下来。
>  不久。
>  外来人口之家住进了一个四川人,人称小四川。小四川在1月14日夜里到菜地偷了几棵菜炒了吃,第二天早上便起不了床,上吐下泻,折腾了三天方好!
>  外来人口之家的偷菜族这一下被镇住了,再也没人大胆去偷了。
>  到了1月20日,有人忍不住了,半夜去光顾菜地,发现木牌又换了新内容:亲爱的朋友,15日药效期已过,可以放心食用(指半块菜地)。另外,为了繁育良种,其中十株菜地施洒了生长激素,一个月内不可食用,请注意!
>  木牌附近的小树上挂了一个崭新的家药机,瓶上的死人骨头图案在月光下令人胆战心寒,那人一看不妙,空手而回了。
>  就这样,小李子不断更换木牌内容,人家也不知其中虚实。偷菜者也不敢妄然动手。
>  后来,外来人口之家搬走了,菜地里也不见了木牌,小李子也可以放心地搞他的良种了。
>  菜地主人问儿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  小李子笑道:其实蔬菜一般不能施洒农药,少量低毒低残留的可以,剧毒的一律严禁使用,毕竟是人吃的东西。其实我根本没洒什么药!木牌不过是空城计而已!那个小四川也许是巧合吧!这种东西只能防君子而防不了小人!
附录:漫谈中药保健(71)
外行吃人参,内行吃玄参!玄参的6种绝佳搭配!
1、玄参配上生地黄、黄连——具泻火解毒,凉血养阴之功。可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伤阴却液,身热,口干,舌绛等症。
2、玄参配上水牛角、连翘心——具清心解毒,凉血养阴之功。可用于温热病邪陷心包,神昏谵语等症。
3、玄参配上水牛角、石膏——具清热解毒,凉血化斑之功。可用于温热病气血两燔,壮热烦渴,身发斑疹,甚则烦躁谵语。
4、玄参配上升麻、甘草——具解毒化斑之功。可用于温病热毒身发斑疹,或咽喉肿痛者。
5、玄参配上牛蒡子、桔梗——具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之功。可用于外感风热之咽喉肿痛。
6、玄参配上桔梗、甘草——具滋阴降火,解毒利咽之功。可用于虚火上炎,咽喉肿痛。
家庭必备的十味中药
灵芝:固本祛邪,神仙上药
人参:每天吃一点,健康延年好福
山楂:消食化瘀的好手
黄芪:首屈一指的补气要药
生姜:御百邪,助阳气,散一身寒湿
白茅根:凉血止血的草根太医
菊花:现代人最佳保肝茶饮
薏苡仁:不是珍珠胜似珍珠
甘草:养人又养颜,平民百姓的补益药
花椒:麻辣医生,驱寒很有性格
夏季养生的10个小知识
1、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
2、早睡早起,注意午休,防止情绪波动;
3、多泡脚,祛湿气,通经络,促睡眠;
4、夏天不要狂饮啤酒吃海鲜,尿酸升高,易痛风;
5、白天爱打盹儿,应警惕脑血管病变;
6、怒伤心,怒则气上,不要烦躁生气;
7、夏天多吃芡实,芡实是果实,健脾祛湿;
8、夏天到,吃生姜,每天3片身体好;
9、夏天少吹空调,少喝冰饮,乐于吃“苦”;
10、夏季养生:补益气阴,健脾除湿,清热消暑。
老中医:脾胃“最爱”5个小动作!
一:轻揉鼻头——缓解胃胀气,促消化,
二:叩齿咽津——滋补脾胃、固护肾气,
三:搓搓足心——补脑益肾、益智安神,
四:轻揉腹部——促进胃肠蠕动,促消化,
五:按足三里——增强脾运化、胃降浊,
在现在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正是一年湿气最重的时候,尤其容易湿气缠身!中医讲究顺应天时养生,在五行中,“长夏”与“脾”均属土,所以长夏最适合养脾胃,祛湿气。
中医里把湿气分为内湿和外湿两种。
内湿——生冷饮食等脾胃受损,水湿运化受阻;
外湿——因环境潮湿、湿气大导致的;
而像疲倦乏力、赘肉虚胖、皮肤冒油长痘、口苦口臭、面黄大便稀、舌苔厚、长湿疹等,都是内湿+外湿共生的结果。
中医认为:内外兼除,才能标本兼治。推荐“健脾胃祛湿气经典方”——赤小豆薏米茯苓茶。
赤小豆——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水分,
薏米——健脾利水,祛湿排毒,
芡实——被誉为“水中人参”,健脾养胃,
红豆——健脾养胃,助消化,
陈皮——用于脘腹胀满,燥湿化痰,
茯苓——健脾胃,宁心安神,
每天一杯,脱掉湿气这件“湿衣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白天精神好,晚上睡得香,无湿一身轻,吃再多也不怕胖!
6款调肝的中草药
1、沙参——养阴清热、润肺化痰——肺虚咳嗽、津伤口渴;
2、酸枣仁——虚烦不眠、虚汗烦渴——宁心安神、敛汗生津;
3、薏苡仁——利水渗透湿、健脾止泻——小便不利、脾虚泄泻;
4、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涩固脱——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5、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热痹疼痛、经不调;
6、三七——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久泻不止、自汗盗汗。
最全补肾之法~肾气足,百病除
肾位于腰部,左右各一,是人体重要的脏器之一,有“先天之本”之称。人体左肾为阳,右肾为阴。左肾司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之功能,右肾辖五脏(心、肝、脾、肺、肾)之运行。肾对五脏六腑起着至关重要的温煦、滋润、濡养、激发作用。中医理论认为:「肾气足,百病除」。
现如今随着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人们出现肾虚的情况也逐渐的增多。所以人们热衷于各种补肾,然而缺少明辨体察,有多少补肾误区在坑人呢?
但有些人“听风就是雨”,过于担心自己会肾虚,从而导致进入一些误区。小心越补越虚!
误区一:不分肾阴虚、肾阳虚,乱补一气
祖国中医有着和西医完全不同的体系,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因人而异。肾虚又主要分为肾阳虚、肾阴虚,分型不同,治疗的原则也不同。据调查了解市场上的产品多数是针对肾阳虚的,对于肾阴虚的人来讲,吃了不仅没有作用,还会出现一些副作用,或加重病情。
误区二:肾虚是男人的专利
其实,肾虚并不是男人的专利,女性也有可能遭遇。中医认为虚的本质就是衰老。久劳伤肾的“肾虚”之人衰老速度较快。现代流行病学调查也发现老年人多见肾虚症。说到这里,就明白了:肾为先天之本,肾虚的人生理年龄迅速增大,提早出现更年期症状。“肾虚”女性会早早表现出闭经、性欲低下、烦躁、焦虑、多疑等更年期症状。
误区三:黑眼圈是肾虚表现
人看上去眼圈黑,身体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便说是“肾虚”。其实,单纯眼圈黑不是病态,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眼睑(眼皮)及其周围组织很薄,如劳累、失眠后,眼睑长时间收缩,能引起结缔组织血管充血,血流不畅,微循环障碍,所以眼圈发黑。黑眼圈用不着担惊害怕、乱吃补药,只要精神愉快,多活动锻炼身体,充足睡眠,少则35天,多则12周,黑眼圈随后也就消失了。
误区四:耳鸣是“肾虚”惹的祸
肾窍,肾开窍于耳,肾与耳有较密切的相关性,所以很多人一出现耳鸣不缘由动辄从肾论治。耳虽为肾窍,但临床治疗耳鸣不能仅仅责之于肾,应从心肝脾肺肾多方论治。中医看来,“耳者宗脉之所聚”,耳鸣与全身脏腑、经络的功能状况十分密切,并不仅仅局限于肾,因此治时也离不开对全身脏腑经络的调节。
肾中之元气,又叫元精,是生命的原动力。肾虚则生命力减弱,各种疾病会接踵而来。肾生精,精生髓,髓壮骨,髓通脑,脑为髓海。肾亏则髓空,髓空则骨软,骨软则腰膝酸麻,牙齿脱落,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关节炎、颈椎神经痛,甚至出现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反应迟钝,精力下降,脱发皮皱等现象。肾阳虚衰,男人表现为阳痿、早泄、遗精;女人则带下不止,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等。
中医认为,肾亏是人体疾病的根源,许多内脏疾患的治疗,应从补肾入手。中医还有个歌诀:「肝病先调肾,肾病先调肺,肺病先调脾,脾病先调心,心病先调肝」
搓腰眼
「腰为肾之府」,搓擦腰眼可疏通筋脉,增强肾脏功能。每次便后,用搓热反双手搓肾脏  36  次,你会感到腰部发热。

(https://www.eexsw.com/80660/62255107/)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