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武侠仙侠 > 长生牧云录 > 第二十五章 皇族异史

(www.exiaoshuo.com  E小说),高速全文字在线阅读!

    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像苍蝇一样骚动着,也挡住了很多人的目光。

    李牧像一只受惊的乌龟,小心翼翼地从小巷子里探出脑袋,窥视着前方不远处的关卡,准备一有问题就立即缩回脑袋躲起来。人就是这么奇怪,总会抱有一丝侥幸心理,哪怕最后被挨家挨户地搜查揪出来,也好过现在被当街抓住。

    原本一直在空中盘旋的金青玉已经不见踪影,不知道是不是现了什么,又重新飞回自己主人那边报信去了。回忆起昨日莫寒山几人看到金青玉时异常紧张的神色,就能够知道这只美丽到绚烂夺目的鹰隼,不是普通飞鸟所可比拟的。

    不过没有了头顶一直监视着的眼睛,李牧总算勉强松了口气,心有余悸地摸了摸怀中的羊脂玉璧,脸上露出难以取舍的神情。原本他还抱有一丝侥幸心理,希望这群黑甲军士来到连山镇是有别的事情,如今看到风姓军侯要求下属把白菜一个个踩烂了检查,再结合刚才头顶一直盘旋着的那只金青玉,李牧认为虎翼卫劳师动众地赶来连山镇,十有八九就是为了伤心碧。

    就如同三叔公说的,这么一车大白菜既然藏不下人,也不是什么稀世宝物,却被一个个踩烂了来检查,自然就是担心有人把宝物塞到白菜里,以图蒙混过关。而且以大白菜的体积,能够放进去的宝物,恐怕最大也就是手掌般大小了。

    只是当三叔公和几位老人站出来时,李牧的心却一下子提了起来,心中不由抱怨老头子多管闲事,卖白菜的车夫和您老人家非亲非故的,何必要冒着被扣上妨碍军务的危险跳出来呢?自己这个侄孙子不肯回茶楼,就是担心连累他老人家,现在倒好,他自个送上门去,

    虽然李牧有些想不通,但是作为一个晚辈,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三叔公被人伤害,所以他一直紧盯着现场,生怕自己不小心眨了一下眼,那个满脸阴霾的军侯就会拔刀砍了三叔公。

    至于风姓军侯若是真的拔刀砍人,李牧到底能做些什么?不好意思,李大少爷到目前为止还没想好,但是他相信自己一定会冲出去的,哪怕是承认自己就是黑甲军士们要找的人,哪怕是献上怀中的玉璧,再说出自己所了解到的秘密,也在所不惜。

    在下定决心的那一瞬间,他想起了叶七在连云山道中,面对着莫寒山说的那些话:一个人的一生若是没有追求,若是没有坚持,若是没有值得用生命去守护的人,那么活着和死了也没什么差别。

    原本他实在想不通叶七的行为,明明只要退一步就能够海阔天空,大家你好我好的,却非要不知死活地往陷阱里跳,看起来不但偏执到了极点,而且也傻到了极点。最后不仅没有保住伤心碧,还差点搭上自己的老命,真是何苦来哉?

    现在回想起来来,或许叶七是说给他自己听的,也是说给莫寒山听的,更是说给自己这个晚辈听的。看着满脸阴沉、手握刀柄,狠狠地盯着三叔公的风军侯,李牧突然间就明白当时叶七心中的矛盾和无奈。如果眼睁睁地看着三叔公被杀,李牧觉得自己就算是活着,也和死了没什么区别。

    想通了这些之后,李牧心中豁然开朗,原本一直战战兢兢的心情,突然之间也就平静了下来,居然有心情开始琢磨老镇长和三叔公二人与风姓军侯之间的对话,想象着若是自己站在双方的位置上,会怎么处理这些问题。

    当听到三叔公颇似服软的话时,李牧就知道事情要糟,他太了解老头子的性格。风姓军侯虽然有他的道理,但是这种只破坏不赔偿的行为,明显激怒了几位正义感爆棚的老人,如果不说上几句难听的话,估计老头子回去就会被憋死。

    随即老头子果然讽刺风军侯“欲献如意白玉汤于大将军否?”,李牧倒是在场众人中,能够听明白其中含义的那部分人之一。

    这个故事出自一本名叫《皇族异史》的野史,其真实性还有待考察,加上又是专门记载有史以来一些皇族或者贵族们出丑的事情,比如皇帝掉到粪坑里淹死了,又比如皇帝见百姓没饭吃,问他们为什么不吃肉之类的等等荒谬之事(注1),因此向来只是在上层社会中流传,大家都当成茶后饭余的消遣书籍来看,在外面流传并不甚广,自然民间知道的人也不会很多。

    若不是韩大娘家藏书甚杂,李牧看书又不求甚解,不管好的坏的,全都一股脑儿先看下去再说,仗着记忆力人,倒也记住了其中的大部分内容。

    《皇族异史》这本书由于年代久远,具体作者已不可考,一说是上古异人东羊戊所作,一说是数百年前江湖浪子“瑶琴公子”所作。持此两种观点的都大有人在,但是由于其中记载的的很多事情,都是千年之内才生的,因此认为是“瑶琴公子”所作的观点逐渐占据上风,被大部分此书的爱好者所接受。

    大家都知道,一个朝代若是年代太过久远,不管开国帝皇如何英敏神武,期间总会出现一些或莫名其妙,或者蠢笨如猪的子孙,却因为某些特殊原因而登上皇位。他们的怪异行为和帝皇宝座的特殊性结合起来,总会出现一些匪夷所思的现象。

    “献如意白玉汤”讲述的就是大楚第十三代皇帝,其人自幼养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长相俊俏却蠢笨无比,然而偏偏自以为英明神武,总喜欢颁一些乱七八糟的政令,若不是大楚朝廷成分组成的特殊性,恐怕早闹得已天下汹汹。

    不但如此,这位皇帝陛下轻信方士所言,迷恋仙道之说,想要修成仙道长生不死,好让百姓永远处于自己“英明神武”的统治之下。因此广邀天下各处方士仙师,搜罗天下各种稀奇古怪的草木金石,在宫中大开丹炉炼丹,以期一朝练成金丹,进而举霞飞升。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因此当时朝廷中的权贵们修仙炼丹成风,四处搜罗所谓的灵丹妙药。所幸《楚律》中法规甚为严苛,那些权贵们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巧取豪夺,都是大把撒出金银来购买,倒是让民间的一些百姓着实赚着了些钱财。

    但是也有很多权贵因为炼丹而倾家荡产,最终服食所谓的丹药之后却一命呜呼,留下一屋子的孤儿寡母艰难度日。同时民间百姓为了寻找一些古怪草木而进入深山人迹罕至之处,或跌下悬崖,或为野兽所伤,也一样留下不少孤儿寡母。

    之后,宫中一位方式经过多年寻找,终于从一本古籍中找到了一张上古单方,其名字就叫做“如意白玉汤”。据古籍中所记载,前朝有一位皇帝,就是因为常年服食这副丹药,最后才能够白日飞升,与天地同寿!

    因此这位皇帝如获至宝,不但重赏了献上古方的方士,更是立即下令御厨立即开始制作“如意白玉汤”。至于丹药为什么不让方士们来炼制,反而由御厨来做,相传是因为方式们炼制的丹药味道太差,皇帝陛下认为既然是汤,那自然和平时喝的肉汤是一个道理。

    御厨们自然从来没有做过什么“如意白玉汤”,在请教那位方士之后,也仅仅得到了一句“天机不可泄露”的话语,便没有了下文。因此只能依靠众人想象所熬煮的白玉汤,不但没有延年益寿的效果,反而差点崩掉了皇帝陛下的大牙。

    一气之下众位御厨自然是人头落地,而皇帝陛下也在方士们的反复劝说之下,终于明白其中的白玉不是普通白玉,而是聚集了天地灵气的灵物,只是长得像白玉罢了。

    因此皇帝再次颁圣旨于天下,只要能够献上“如意白玉汤”的,不论出身皆封为列侯,赏赐黄金万两。一时间天下沸腾,人人都想着怎么才能够抓住这个平步青云的机会。

    在一群被修仙所累的孤儿寡母中,有一位名叫“郭不为”的世家子弟,由于老爹生前恣意挥霍导致家中再无钱粮,无奈之下只好远走他乡以谋生路。机缘巧合之下,居然在东海边上的一处树林中,现了一颗疑似“翡翠白玉”的野菜。相传当时郭不为现这颗白菜时,其上面云雾缭绕,有如神龙环绕一般,因此郭不为如获至宝,认为前朝皇帝所引用的“如意白玉汤”,应该就是用这种野菜做的才对。

    因此满怀希望地献上了几片白菜叶子,等待着皇帝陛下的封赏。

    谁知乐极生悲,皇帝陛下原本同样满怀希望地看着端上来的“如意白玉汤”,却突然之间脸色大变,对这位落魄的世家子弟破口大骂,认为这小子是在骗他,若不是看在他死去的老爹份上,就凭他这种欺君罔上的行为,就应该拖出去砍了才对。

    郭不为自然满肚子疑惑,不明白皇帝陛下为什么喝都没喝,就知道自己是在骗他了。

    说起来倒也好笑,这位皇帝陛下为人虽然蠢笨,倒也是个讲道理的人,见郭不为一脸糊涂的样子,顿时便得意洋洋地告诉他道:“你当朕是傻子吗?这明明就是一碗豆腐汤,怎么到你嘴里就成了如意白玉汤了。”

    郭不为最后虽然逃得性命,从此却因为“如意白玉汤”的事情,和那位“英明神武”的皇帝一起成了世家贵族们的笑柄。只是不知为何,郭不为经此一事后,蓦然现人世间的荣华富贵也不过如此,根本不值得自己用性命去争取。

    从此大彻大悟遁入空门,来到东海边上现“翡翠白玉”的林边结庐而居,每日均已“如意白玉汤”作为膳食,倒是真的活了一百多岁,比那位想要长生不死的皇帝多活了几十年之久,却是不曾料到之事。

    而“翡翠白玉”也因为容易种植,经过数十年的推广,成了百姓们最为常见的菜肴,倒也是这位世家子弟的一桩善事。

    当然,这些都是后人编译出来的,实际上《皇族异史》编撰者“瑶琴公子”出了名的惜墨如金,仅仅作了以下记载而已——

    初,帝慕道,众效之。破家,亦不得。术者献丹方,曰如意,美玉煮之可得。帝悦,命庖治之,不得,遂杀众庖。术者曰:玉非凡物也。可诏天下,献者赏万金,封列侯。帝从其言。郭氏不为者,侯门世子也,野获葑菁,献之,帝大悦。治而视之,怒,曰:此福黎也,何言玉?逐之。世子悟,遁入空门,日啖如意,寿而卒。

    倒是《皇族异史》的校注人苏氏汴者,在文后感叹了一番:仙道一事,虚无飘渺,人间富贵,转眼即逝。世人皆为求长生而抛却富贵,为求富贵而抛却亲人,何其愚也!然世间诸事皆不可察,欲寿者不得寿,欲富贵者不得富贵,只心如止水时,万事安然!

    虽然苏汴是这般说的,但是所有看到过这则故事的人,几乎都得出一个相同的结论:一个愚蠢的世家子弟把白菜当成了美玉,而一个更加愚蠢的皇帝,却把白菜当成了豆腐。成功不在于你献上了什么,而在于上位者认为你献上了什么。

    当李牧听到三叔公说出“欲献如意白玉汤否?”这句话时,就知道事情有些严重,三叔公这张嘴还是太损了一些。因此心中拼命祈祷着诸天神佛,保佑风仪这公子哥从来没有看过这个故事,压根听不懂最好。

    但是看着风仪那张铁青的脸,还有青筋暴露微微抖的手背,就知道这家伙不但看过这个故事,而且还非常明白三叔公话里的意思。

    就是不知道他明不明白,三叔公话外的意思!

    注1:《左传》晋景公掉茅坑里淹死;《晋书》晋惠帝的“何不食肉糜?”,和野史无关,这里只是借用而已。

(https://www.eexsw.com/changshengmuyunlu/1466332/)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