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统帅天下 > 第十八章 机会

纷纷扬扬的大雪从天而降,洁白而干净。≯一≥小说    W≦W<W≦.﹤1≤X﹤I≤A﹤O≤S≦H≦U﹤O﹤.≦C﹤O<M≤轻飘飘的雪花在风中翩翩起舞。李辉站在门口,一边赏雪一边赞叹道:“明年一定会有一个好收成,如此大的雪,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赵岩点点头:“是呀!有了好收成,百姓们才能吃饱穿暖。”

    李辉也点点头:“赵大哥这些年为了我们常山百姓,可谓操碎了心,小弟代表百姓拜谢赵大哥!”李辉对着赵岩深施一礼。

    赵岩急忙扶起李辉,笑道:“为百姓乃我赵岩平生所愿,如何敢当一个谢字!……”

    “你们说什么呢?”文丑特有的粗大嗓门从屋里传来:“酒菜已经准备好了,军师他们让我请你们二位进去喝酒!”

    屋内一个大火盆,炭火烧的旺旺的,那些从江南来的将军们,一个个恨不得钻进火盆里算了。小阎柔上窜下跳,一会给众人倒酒,一会给火力添碳。看着甘宁几个不停的哈气跺脚。阎柔装腔作势道:“几位在战场上杀人的时候连眼睛都不眨一下,竟然害怕这小小的冷,难成大器!”

    “谁难成大事呀?”李辉和赵岩笑呵呵的走了进来。众人急忙起身行礼,李辉摆摆手:“早就和你们说了,咱们兄弟一起的时候,就轻松点,搞这么多俗套,没意思。”众人呵呵的陪着李辉笑。

    坐定之后,李辉道:“今天我找你们来,一是为了喝酒,二有几件事情想和你们聊一聊,如今我们新的幽州,虽然地盘大了一点,人口却不多,百姓们的生活也不好,虽然赵大哥学富五车,善于治理州郡,无奈他的手下没有能人,独力难支,这是现在最为迫切的问题。”李辉喝了一口酒,等着地下的谋士说话。

    鲁肃站起来道:“主公,曹操当年在南郡之时,曾经出过一道求贤令,我们何不效仿曹操,也想天下士子们求贤?”

    李辉叹了口气:“我们不比曹操,前些年我可以说已经将天下士人得罪的干干净净,咱们这些人中间,家里最有钱的可能就是鲁先生和糜大哥了,正正经经的士人一个都没有,倘若这求贤令出去却没人响应岂不很没面子?”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贾诩道:“这到未必,天下士人的想法很多,能看清将来的却没有几人,如果他们眼光聪慧,绝不会放过这么好的一个时机,那些不来的或许有学问,可是来的人必然是大才!”

    众人全都点头称是。鲜于辅道:“据我所知,当年黄巾军起兵之时,天下大乱,唯独荆州、益州两地相对安全,名士能人多往这两地,如果主公将求贤令送往这两个地方,相信应该有有识之士投效。”

    “不错!”甘宁道:“荆州多才俊,可惜刘表不会用人,那些有才学的肯定不少!”

    李辉点点头:“甘将军久居荆州,此话一定不假。”

    赵云道:“二哥,你不是说大哥就在荆州吗?我们何不趁这次机会把大哥找回来,他在荆州十几年,应该认识很多能人,有他的引荐应该不会错!”

    每次一说到徐庶,气氛很快就变得很压抑。徐庶虽然和李辉只是匆匆一面之缘,可李辉已经将徐庶当做自己的亲人了。李辉无父无母,自从有了徐庶这个大哥之后,每每想到都觉得自己有家,这就是对李辉最大的心灵安慰。

    前些年,李辉特地派人将徐庶的母亲接到常山,每日必去请安,犹如自己亲娘一般。老太太也明白李辉的心意,母子两人其乐融融。虽然如此,两人从不提起徐庶。直到今天。赵云突然说出,李辉恨不得马上就去荆州。

    沉默良久,李辉憋出淡淡的笑容:“三弟说的极是,我也有此意,要不,等明年开春,你我就去一趟荆州!”

    众人正在喝酒,一个军士快步来到鲜于辅耳边嘀咕几句,鲜于辅就匆匆出去了。再回来的时候,脸色就有些凝重,显然有大事要生了。

    李辉放下酒杯:“鲜于先生怎么了?脸色怎么如此难看?”

    鲜于辅看着一圈人的目光,从怀中掏出半截竹简递给李辉。上面只有四个字:董承诛曹。李辉问道:“真有此事?”

    鲜于辅点点头:“根据我们的消息,此事董承正在酝酿,还未实施,据说是陛下的密诏。”

    贾诩看完竹简,摇头道:“这个国舅看来是活不长了!”

    郭嘉接过竹简看了一眼,递给鲁肃,淡淡道:“我看这倒是一件好事?”

    “哦?”李辉道:“奉孝的意思是,许昌越乱对我们越有利?”

    郭嘉道:“这只是其一,其二嘛,如果时间来的急,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件事和江南、荆州、甚至西凉挂上关系,如此一来,曹操或许会将目光转移到别处去!”

    贾诩微微点点头。鲁肃道:“奉孝果然了得,从此一点就能看的这么长远,我佩服之至!”

    郭嘉笑道:“监军大人过奖了,我只是看到一个机会而已。”

    李辉点点头:“不错,我们占了幽州,曹操占了冀、青、并三州实力大增,虽然现在是盟友,说不定明天就会变成敌人,不得不防,既然有这么一个机会就一定要抓住。”

    “报!”一名士兵匆匆进来,施礼道:“主公,张绣来了。”

    众人立刻停下谈话。李辉叹了口气:“看来长安不保了,让他进来吧。”

    张绣疲惫不堪,原本意气风的少年,竟然变得像个娘们,一进门就跪在地上嚎啕大哭:“主公,属下有愧主公教诲,不停主公之言,将长安丢了,请主公责罚!”

    李辉道:“算了,起来说话,到底怎么回事?”

    原来,张济、张绣叔侄正要进攻洛阳,突然张济病倒,没想到这一病就此辞世。留下一个长安压在张绣肩头。张济的那些老部下虽然表面上对张绣尊重有加,却心怀鬼胎。长安远离常山,四面全都劲敌。张绣尚未处理完长安的事情,李典、高览就帅大军而来。

    曹军和张绣在长安城下大战三天,无奈手下军士不给力,张绣一败涂地。以樊稠为的董卓老臣全部投向曹操。张绣无力回天,带着张绣家眷掏出长安。好在曹操看在李辉面上并未拦截张绣,这才安然无恙回来。

    张绣说完,痛哭道:“主公,张绣有辱常山威名,请主公责罚!”

    李辉扶起张绣,叹了口气:“长安乃死战之地,曹军又有内应,此事怪不得你,长安丢了也就丢了,你叔父可安葬了?”

    张绣道:“叔父的棺椁我已经带来常山,叔父临终之时希望来常山看看,我现在只能满足他这遗愿了。”

    李辉道:“也好,明日我们就给张绣将军准备葬礼,就安葬在我们新修的功臣墓园之内!”

(https://www.eexsw.com/sanguozhitongshuaitianxia/6351646/)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w.com